暴走中国酒博会:白酒,要低度!气泡,救黄酒? | 酒业内参网!

暴走中国酒博会:白酒,要低度!气泡,救黄酒? | 酒业内参

游戏迷

暴走中国酒博会:白酒,要低度!气泡,救黄酒? | 酒业内参

2025-04-01 05:14:25 来源:网络

  文 | 酒业内参 张奥

  近日,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开幕。每年酒博会最受关注莫过于各家带来的产品和展馆的火热程度。

  今年,酒业内参在逛完整个展览后,发现了两个现象:

  第一,白酒降度已是不争的事实,这既是行业调整期酒企们“降度平价”的诉求,同时也是消费者饮酒的趋势变化。很多酒企都推出了中低度白酒,进一步贴合客群的饮酒需求。同时,低度白酒正逐步渗入包括商务宴请、日常小聚等高频次场景,对高度酒形成了一定的替代趋势。

  第二,黄酒的关注度仍然低迷,尽管包括会稽山古越龙山等在内的头部企业推陈出新,不断提及年轻化,但年轻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仍不足,气泡黄酒或许是未来的趋势。

  白酒降度成为共识

  产业每一轮调整周期,都是白酒降度发展的黄金时刻,2025年同样不例外。

  展会现场,泸州老窖展馆内人头攒动。低度国窖1573前有大量观众观看,并时不时点评道“这个好喝”“还是得低度”。

  (图为泸州老窖展区实拍)

  同样的情况,在洋河和汾酒的展区也有所体现,像海之蓝、梦M6+、青花汾20、玻汾及老白汾等大单品的低度版本,均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。

  有来自广东的观众向酒业内参表示,现在喝酒最重要的是醒得快、不上头,“高度酒喝了之后第二天什么干不了,头还昏昏沉沉的。”

  另有泸州本地观众说道,“现在大家都很注重饮酒后的感觉,碰到喝之后很舒服的都愿意互相推荐。”

  据酒业内参与现场观众交流发现,目前饮酒的消费群体迭代正在发生,无论是中年客群,还是新生代消费者,低醉度、醒得快都是不谋而同的共识。

  (图为郎酒展区实拍)

  到场的经销商也证实了这一点。

  来自湖北、上海、江苏等多地经销商均表示,低度白酒正逐步渗入包括商务宴请、日常小聚等高频次场景。区别于高度白酒,低度白酒口感柔和、度数适中,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饮品健康性的追求,还能匹配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饮酒习惯,整体普适性更强。

  经销商们也坦言,白酒价格波动在调整期内不可避免,低度酒对原有核心产品的价格进行了维稳,防止继续破价,同时也让消费者看到了核心产品的价值。

  黄酒,需要年轻化?

  黄酒与啤酒、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,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。但碍于文化、地理和口味等因素影响,当前黄酒产品并未完全大众化,传统黄酒的主要受众群体仍然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。

  由于黄酒品类本身的桎梏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酒破圈的可能,更限制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。对此,头部黄酒企业给出答案是年轻化。

  古越龙山总经理马川在酒博会的“总裁圆桌会”上作出肯定,“要将历史沉淀的内容转化为现代生活的表达,将品牌和产品能够更好地融入消费者的生活。”

  为突破这一困局,古越龙山、会稽山等企业在本届酒博会上集中推出气泡黄酒、果味黄酒等年轻化产品,同时一些区域黄酒企业也纷纷跟进推出桂花酒、气泡酒等。

  (图为会稽山一日一熏气泡黄酒)

  (图为区域酒企开发的桂花酒)

  据酒业内参现场观察,少量前来参加黄酒展的年轻消费者,对气泡黄酒的关注度有所提高。有消费者表示,像“一日一熏”这样的产品包装好看,而且口感更丰富、适口性更强。

  还有正在上学的消费者说道,“第一次关注到气泡黄酒是因为锐澳这类的鸡尾酒度数低,气泡黄酒度数高且包装潮流,买来尝了一次就放不下了。”

  (图为会稽山展台)

  值得一提的是,酒业内参在现场驻足了一段时间,未曾见到有消费者前来对兰亭、只此青玉等大单品进行品饮或者询问,绝大部分入门黄酒的消费者仍然集中在气泡化产品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尉旖涵